7月23日晚,方正证券发布出售瑞信证券49%股权的进展公告称,瑞信证券当日办理完成上述股权变动的工商变更登记,并取得换发的营业执照,公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。
该公告还显示,瑞信证券已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。这意味着,时隔近20年,“北京证券”回归。7月24日,记者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“北京国资公司”)确认了这一消息。
这桩股权变动源于两年前。2023年6月,在瑞银集团完成对瑞士信贷银行的全球并购后,瑞银集团继承后者持有的瑞信证券51%股权及相关权利义务。为满足监管“一参一控”政策要求,瑞银集团联合方正证券,与北京国资公司达成三方协议。
根据协议,瑞银集团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持有的瑞信证券36.01%股权,交易对价为9135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6.505亿元);方正证券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持有的瑞信证券49%股权,交易对价为1.24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8.85亿元)。两笔交易合计将转让瑞信证券85.01%的股权。
今年3月,交易已获监管核准。伴随着此次工商变更登记完成,北京国资公司正式成为瑞银证券的主要股东、实际控制人。瑞银证券也更名为“北京证券”。
其实,北京证券这块牌子,并非头一次出现。早在1993年,北京证券有限公司就已成立,是一家以经营有价证券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金融企业。到1997年底,原北京证券有限公司与北京财政证券公司合并重组,成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,后来发展成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。2000年增资扩股后,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控股33.87%的股权,为第一大股东。
不过,到2005年,北京证券陷入经营困境,后引入国际投行瑞银集团参与重组。2006年12月,瑞银证券在对原北京证券重组基础上正式设立,成为中国首家外商投资的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。北京证券自此淡出公众视野。
近20年过去,如今伴随着瑞银、瑞信中国地区业务的整合,瑞信证券的控股权又回到北京国资的怀抱,并成为新的“北京证券”。
国资退出又回归,外资进场又退场,回顾北京证券的发展历程,来龙去脉颇有些巧合。业内称,这不仅是两家券商名称的巧合回归,更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、深化改革以及本土金融力量发展壮大的生动缩影。
随着北京证券的此番回归,北京市国资券商阵容增至五家,即首创证券、第一创业、金融街证券、中信建投和北京证券。
记者:孙杰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